第31章 祸起萧墙(7 / 10)

开创盛世 兵法36 16676 字 2017-05-29

今又去了河北,平定刘黑闼、徐圆朗作乱,如果父皇为了一个嫔妃,强行命他让出颁给他的田地,其他人会怎么看待父皇?大唐新立,百废待兴,海内的割据势力尚未完全平定,还有北方的突厥,无时不想染指中原,大唐仍需要大家同心尽力,功臣不可不奖,人才不可不用,人心不可不拢。”

“那朕对张婕妤如何交代?朕的诏敕不能成为一张废纸吧?”

“儿臣只是说明厉害,这十顷良田如何处置,还请父皇定夺。”

李渊看看李世民,片刻后道:“好了,这十顷良田就不给张婕妤的父亲了。”

“父皇英明。”

李渊“哼”了一声:“随了你的意,朕就英明了?”

“不是随了儿臣的意,是随了大唐功臣们的意。”

李渊淡淡一笑:“世民,自从建立了文学馆,你越来越会说了……”

“儿臣不知父皇此话何意?”

李渊看看李世民道:“朕听说,你们文学馆的那些读书人,精力不在整理文籍,而是常常议论朝政,并且通宵达旦,可有此事?”

“是。古人的文籍,大多都涉及当时的朝政,儿臣建立文学馆,其意也在以古人为镜子,吸取教训,鉴借经验,强盛大唐。”

李渊点点头:“吸取教训,鉴借经验,这很好,但议论朝政,要议在要点上,议事为主,不要去议论人,以免引起他人的误解。”

“父皇的提醒极是……父皇,昨日议论隋朝败亡的教训,众人认为大唐要振兴,百姓要安,税赋要轻,为官要勤,朝廷要俭。”

李渊点点头:“议得好,百姓不安,振兴无从谈起。至于税赋要轻吗,朕已经减少了税赋……不知你们有没有好主意,如何再减?”

李世民将文学馆学士们的建议,一一向李渊进行了陈述。

李渊听罢,称赞道:“好,你说的这些都很好,尽快完善,让萧瑀与封德彝再整理一下,尽早颁布实施。”李渊道。

李世民又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个建议。”

“说吧。”

“文学馆议论遏止奢侈风抬头之时,提到了父皇修建的披香殿……”

李渊一怔:“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李世民看看李渊:“是儿臣说的。”

李渊“哼”了一声,“历朝历代,哪个皇上不修宫殿,朕只不过修了一座披香殿,就奢侈了?”

“父皇,大唐建立之始,我们有房屋避风雨就知足了,如今百姓还在穷苦之中,我们使用隋朝留下的宫殿,已经够奢侈的了,如果再建宫殿,父皇何以矫正隋朝的过失?”

李渊看了看李世民,“世民,你真是长大了,可以管束你的父皇了……”

“父皇,儿臣是为大唐,更是为父皇……”

李渊摆摆手:“好了,不说了,父皇以后不再修宫殿就是了。”

“父皇英明。”

李渊轻轻又“哼”了一声。

6

李世民开设的文学馆广招四方人才,谈今论古,寻求盛世之方,引起朝廷内外的关注。而太子李建成更为关注。

这天,李建成邀请封德彝来东宫,当时建成正在喂一只雏鹰。

封德彝问李建成:“太子殿下也喜欢养鹰?”

“不是喜欢,是需要,这雏鹰长大了,能抓兔子,打猎用的上。”他说着走到桌前,对跟过来的封德彝说:“坐吧。”

封德彝坐下。李建成给他倒了杯茶。

封德彝忙站起,“太子殿下,我不喝。”

李建成拦住他的手:“封大人别客气,你是我请来的客人,我来……”他说着倒了茶,“这可是贡品,你老师最愿喝的茶。”

封德彝一时没反应过来:“我老师?”

“虞世基,虞大人……”

封德彝忙笑着:“虞世基已经作古,不再是我的老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忘记了老师那也是不孝……”李建成端起茶递给封德彝,“尝尝,的确很香。”

封德彝忙接过:“谢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找我来,可是为文学馆的事。”

李建成微微一笑:“还说把你老师忘了,虞世基的细致精明,你一点都没忘……怎么样,李世民的文学馆很热闹吧。”

“那是,十八学士,分三番,换日值宿,讨论文籍,议论国事,常彻夜不眠。”

“他们都议论一些什么国事啊?”

“我不在学士之中,没去听过。”

李建成看看封德彝:“不对吧,有人说在文学馆见过你。”

“真的没听过,我只是去找过秦王,送宫里的文书。”

李建成一笑:“以后要去听听,李世民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