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意难测(2 / 2)

说晋 玩石书生 3409 字 2017-05-30

于是大感一切顺利的司马昭在264年改元咸熙,寓意一切光明,前路坦荡。

但就在一年之后,也就是咸熙二年,雄心勃勃的大将军司马昭突然逝世,时年五十四岁,史称晋文帝。司马懿父子三人,都死在了篡位的道路上,尤其司马昭死的最冤,死在了成功前的一秒钟,登基的光明他还没有看到,便闭上双眼,永远的陷入黑暗。

这是为什么?除了巧合我宁愿相信这是天意,从古至今不忠不义之人怎能笑到最后?有点愚昧不是么,但人总要相信并敬畏些什么才是。

司马昭死后留下了无尽的权势与财富,而这些只能属于一个人,就是我们等待已久的主人公司马炎。

这位同学已经在后台默默等待了好长时间,并非不想让他早点出场,实在是西晋建国其实与这位开国皇帝并无太大联系,反而是祖父三人奠定了西晋开国的根基,不得不提。

言归正传,此时的司马炎不再是那个嗷嗷待哺的幼童,已经是一个年近三十的中年人,此时的身份是晋王,相国。他这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可谓顺风顺水,不用经历政变,不需要参加平叛就可以顺顺利利的接过祖辈的接力棒,继续篡位。

但要说三十岁的司马炎一番风顺其实并不妥当,在一件事情上经过了最大的考验。这就是晋王世子的册立问题。

如果看过前文的读者应该还有印象,司马懿属意的继承人是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但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司马昭准确来说是替兄当政。他活着的时候也曾经表示自己是替兄长掌权,要还位于司马师一支,也就是司马攸。但当司马昭成为相国决定立世子时却产生了犹豫。虽然司马攸名义上是长兄司马师之子,但实际上却是自己的次子。自己又有长子司马炎。到底该立谁为世子呢?司马昭十分纠结难断。

司马炎面临着人生中最大的危机。原本他与弟弟都是名门贵胄,翩翩公子,可以和睦相处。但是这件事在两人之间撕开一道无法弥合的裂痕。不过此事的决定权不在司马炎手中,而在司马昭手中。

司马昭也不知道如何决断,他决定听听手下亲信的意见

中护军贾充说道:“应当立嫡长子为后,不然不合礼制。”

山涛身为原竹林七贤之一,德高望重。他也说道:“废长立幼,实在不详。”

丞相何曾说道:“中抚军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这都是奉承话接下来的才是关键,“头发垂地,双手过膝,这绝不是人臣的相貌。”

司马昭的这三位亲信看来不仅是政治老手还很会算命。最终司马炎终于凭借早几年出生以及长时间不理发的好习惯成功的成为世子,副相国。

而现在身为晋王,相国的司马炎终于可以实现祖辈的愿望,登上皇帝的位置。虽然他刚刚上任几个月,但丝毫没有到新单位的羞涩,指使手下向曹奂上书请求禅让。

曹奂此时早在皇帝位置上如坐针毡,接到这帮名义上的手下的上书后,直接对司马炎表示:“晋王啊,你家功勋卓著,上天要求我把皇位让给你,你就别推辞了!”

可司马炎总算学到了父祖虚伪求名的本事。明明垂涎欲滴却强忍着再三推脱。曹奂都要哭出来了:“你们父子几个怎么都这样,别再折磨我了,好吗?皇帝位置给你,给我条活路就行。”

司马炎坚决表示姿态必须要做足。终于在自己的手下再三劝进后,勉为其难的答应登基为帝。

咸熙二年(265)十二月,洛阳南郊,禅让大典举行,四十五年前,权臣曹丕用同样的手段逼汉献帝禅让,如今曹氏子孙同样将皇位禅让给手下权臣司马炎,一切都是天意。

司马炎登上帝位,国号大晋,改元泰始元年,寓意一切美好从此开始。大晋江湖从此取代曹魏江湖,晋朝近一百六十年的融合与混乱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