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人命关天(1 / 2)

地处浐灞的廉租房项目如期开工,这是博君地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博君地产从纯商业房地产商,到商业、公益并重的房地产商的重大转变。由于该项目涉及低收入群众的根本民生,意义重大,所以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市委王书记、主管的林副市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在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上,省市主管领导纷纷到场,其中包括王书记、林副市长,还有市房管局住房保障处的张处长,可见政府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赵博伦知道身上的担子,所以精心组织施工,层层落实责任,处处小心谨慎,生怕有什么差池。这段时间,赵博伦干脆住到工地,现场处理发生的紧急事情。周末,萧剑也就到工地上班。

赵博伦向王书记作了专门汇报,王书记很赞同赵博伦关于廉租房建设的想法和做法,也特别钦佩他这种造福百姓、回馈社会的赤子之心。王书记嘱咐赵博伦,一定要把浐灞廉租房项目做成一个标杆工程,给全市做一个表率。

林副市长是主管领导,赵博伦更是多次向他汇报,林副市长对博君地产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然而,赵博伦知道,林副市长暗地里偏向贾三的鑫龙公司,有些肯定,只是表面的说辞。林副市长和鑫龙公司之间有什么关系,一时难以说清。

市房管局住房保障处的张处长,是该项目的直接责任领导,具体负责政府的各项事务。读者已经知道,不久前,赵博伦开除的公司后勤部经理,就是这位张处长的弟媳。当初是看张处长的面子,才把她招进公司的,能力低一点也无所谓,可是她不该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到处指手画脚,更不该吃供应商的回扣,给公司早成极恶劣的影响。面子,有时候会害死人!把她辞退,还是驳了张处长的面子,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廉租房项目的顺利开工,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没给赵博伦带来多少惊喜,倒是有一种不安,时时萦绕在心头。哪儿可能出问题呢?安全,是安全,安全重于泰山。必须找最可靠的人负责安全,赵博伦想到了张伟。

自从上次张伟诬陷萧剑的风波之后,赵博伦叫他回家反省了一个月。张伟静心一想,萧剑虽然年轻,但是踏实精干,单纯善良,具有别人难以具备的长处,也一向敬重自己。自己确实狭隘了。张伟一想到自己的小肚鸡肠,就感到无地自容,为此,写了一封深刻的自我反省,回公司后交给赵博伦,并当面向萧剑道歉。萧剑一笑,握着张伟的手,张哥,都过去了,我们一直是好哥们儿!赵博伦看到张伟和萧剑的表现,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两个年轻人必将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张伟不愧是一员虎将,领到赵博伦交给的任务,立刻行动起来。首先修订现有的安全规章制度,纠正不合理、不完善之处。紧接着在全公司开展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教育活动,级级落实,层层把关。然后在工地现场通过广播、标语、展板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

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地下停车场的地基已经浇灌好,露出水泥地面的钢筋末梢,像利剑一样刺向四面八方。由于地面资源的限制,停车将是一大难题,所以新建的楼盘大多建有地下停车场。汽车,这一舒适的代步工具,在拥挤的城市里,将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地下停车场悬空的上方,架有纵横交错的竹架板,建筑工人在上面来回走动着。包括竹架板在内,所有的施工用品,均来自正规生产厂家,经过层层安全检查。除了加强各班组的安全意识外,张伟还安排了专门安检员,每天巡回检查。

一个周六的夜晚,黑云压顶,伸手不见五指,不时传来电闪雷鸣,划破寂静的苍穹。不一会儿,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萧剑没回去,和张伟一起住在工地的一间活动房里。两人操心太多,早已疲惫不堪,刚躺上床板,便已进入甜美的梦乡。人们都累了,如雷的鼾声像优美的摇篮曲驱赶着一天的劳顿。就在此时,两个人影,像幽灵一样,翻过工地的围墙,消失在黑暗之中。

天刚放明,雨便停了,不久,匆匆赶脚的朝阳便染红了半边天空。大雨冲刷过的空气,格外清新,花瓣上颤巍巍的雨珠,风一吹,像变戏法一样消失在枝叶间。萧剑和张伟已经起床,晚上睡得特别香甜,早晨顿觉神清气爽。两人到施工现场转了几圈,在地下车库上空的竹架板上走了走,还是老样子,只是干净了不少。竹架板,把竹子裁成片,立着捆在一起,用螺栓拉紧,既轻便又结实,是建筑工地必不可少的架桥材料。

安检员也早已到达现场,逐项检查着施工设施,他要赶在工人上班前检查一遍。张伟看了下表,离上班还有将近半个小时,便叫上萧剑,二人到工地的食堂去吃早餐。二人边吃边聊,聊到赵总对这个工程的重视程度,聊到婷婷精神状态的可喜变化。这段时间,赵总吃住在工地,已经有段时间没见宝贝女儿了。昨天晚上,有张伟和萧剑两个人在,赵总便回去陪婷婷了。

两人还没吃完,便听到施工现场那边传来声嘶力竭的呼救声。两人扔下手里的馒头,飞也似得跑到施工现场,只见四个工友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