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更】(1 / 2)

宽敞明亮、金碧辉煌的景泰殿内,尖锐刺耳的唢呐声不断循环围绕着, 听得人头脑一片空白, 振聋发聩。

方才虎娃昂首阔步登场亮相时, 殿内一众朝臣及其家眷全都当即愣住了。

前一刻殷太后不是才刚说过, 大皇子身患重病,怎么这会子这么一副红光满面、中气十足的模样……

这小金唢呐吹得都要响彻云霄了。

先帝的后妃们都一块儿坐在靠近殷太后一侧的右下首处。

平日里她们都要为那对外宣称已逝的先帝守孝,都只能穿白色的衣裙, 头上戴白色的绢花。

恰逢今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夜宴,几人也脱了孝服, 但也必须要打扮得素净些, 身穿淡杏色或淡青色的袄裙,发髻斜插几支素银簪子固定着。

章贵妃自小就在宫里养着的,这些宴席上的戏曲歌舞早就看腻了,方才锣鼓喧天时她甚至半眯着眼睛打起瞌睡来。

伴随着这刺耳难听的唢呐声响起,她猛地浑身一震,困意瞬间就被驱散得无影无踪了,再一细看,这吹唢呐的人居然是虎娃……

再想想方才殷太后演的那出好戏, 章贵妃暗暗“啧”了一声, 抬眼环视一周观察起总人的反应来。

坐在偏上席的朝臣与外命妇的脸色都是变了又变,而坐在中下席的众人见到大皇子这般卖力表演,一个个儿都展颜欢笑。

安王李乾慷跟随着生母刘贤妃坐在章贵妃的身旁。

方才那礼部尚书郑辕三番五次提起立安王为储君时, 刘贤妃与贞静皇后都在抿着嘴唇忍下喜意, 可安王本人却把脑袋耷拉得低低的, 生怕会引起旁人的注意。

一曲唢呐乐《百鸟朝凤》完毕,虎娃放下唢呐,红扑扑的小胖脸儿上满是意犹未尽,似乎是还想再继续重复一遍。

但他仰起小脑袋,看到坐在主位正中央的萧妤儿朝他招了招手,便又屁颠儿屁颠儿地蹬着小短腿走上前去了。

他知道自己母后肚子里有弟弟妹妹了,如今也不敢再像往常那般直冲冲地扑进萧妤儿怀里,只是威风凛凛地走上去,然后在她身旁的位置乖乖地坐了下来。

萧妤儿端起那盏特别准备的椴树蜂蜜温茶,亲自喂了虎娃几口好让他润润喉咙。

片刻后,她才竭力忍着笑,极为违心地夸奖道:“虎娃方才吹得真好听!”

说罢,她又捻起一块方才呈来的蒸制花瓣南瓜饼来,递到虎娃的手上,柔声道:“虎娃饿了罢?吃块点心垫垫肚子罢。”

兴许是方才吹唢呐吹得太过费劲儿了,虎娃整张脸还是红红的,听了自己母后这夸奖后,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眨了几眨,接过南瓜饼咬了几小口,眼底满是自豪骄傲。

旋即,他又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父皇,像是在期待他的夸奖。

武宣帝忆起方才那阵刺耳嘈杂的唢呐声,额上的青筋跳了跳,但也还是低声夸道:“是不错。”

虎娃一听,圆圆的小胖脸上神色愈发神气十足了,两三口就把手上的南瓜饼吃完了,又重新捻了两块儿来,他与萧妤儿一人一块。

在原本的计划内,虎娃是打算要在众人面前表演背诵《千字文》,以及新学的《三字经》的。

但是一想起景泰殿内有多宽敞空旷,虎娃就深深担忧了起来,尤其是他的嗓门儿也不够大,就担心起坐在下席的人压根儿就不清楚他背了什么。

思前想后、迟疑不决之际,虎娃小脑瓜儿灵光一现,便兴高采烈地说要表演吹奏声音最响亮、最引人注”意的唢呐。

这样一来,大家可不就都能听清楚他的演奏了!

萧妤儿听得啼笑皆非,也只好唤人去司乐司内请一位唢呐手过来,教导虎娃怎么吹奏锁呐。

好在虎娃天性聪慧,不过一两日的功夫就把锁呐这门乐器学会了不少,虽然吹出来的还是不成曲调儿,音量大小也没把控好,甚至还……极为刺耳尖锐难听。

可他到底还是把整首锁呐曲《百鸟朝凤》给完整地吹奏下来了。

那位借着醉酒拼死进谏的礼部尚书郑辕瞧着她们一家三口,父慈子孝般和睦,现下真是退下去也不是,继续站在这儿也不是,就这么陷入了左右两难之境。

众人瞧着,都不由自主地替这位已经年近七十的老尚书感到尴尬极了。

坐在主位右上首盛装打扮着的殷太后,原本厚涂的傅粉都掩盖不住她难看的脸色了,一阵青一阵白的,双拳紧紧握着,指尖深深陷入掌心中,神色好似气急败坏一般。

沈氏这个贱.人!方才就是故意在糊弄她的!

钟鼓奏乐此刻都杳无声息,整座大殿陷入了冗长的沉静,仿佛落针可闻。

良久后,武宣帝眉宇间添了几丝阴鸷凌然,薄唇轻启,语气森寒逼人:“原本朕琢磨着,大皇子年纪尚小,可以多过几年再正式册立储君,不曾想,诸位爱卿竟为此如此焦心,倒是朕的过错了。”

听了这话,礼部尚书郑辕的额间瞬间渗出一滴又一滴豆大